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,近年来在国内由南向北快速扩散蔓延,我区也于去年首次查见。其不仅为害水稻和水生植物,还破坏水域生态和市容环境,同时还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对于福寿螺的防控,应按照“防除并举、综合治理”的策略,针对不同的发生区域,因地制宜采取防控措施。
一、农田发生区域
(一)药剂防控
1、70%杀螺胺(或70%杀螺胺乙醇胺盐)可湿性粉剂,亩用40克兑水后喷施,或拌15~30公斤细沙土或化肥均匀撒施。
2、6%四聚乙醛颗粒剂,亩用500~600克拌细沙土或化肥均匀撒施。
3、茶籽饼,亩用10公斤,经粉碎后可直接撒施于稻田或排灌沟上。
(二)农业防控
1、安置拦网灭螺。在稻田进排水口安置拦截网(40~60目),阻止福寿螺幼螺和成螺随水传播。
2、人工捡拾或诱杀卵块。在产卵高峰期,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、沟渠边卵块,人工捡拾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压碎杀灭。利用福寿螺产卵的特点在危害田中人工插木桩、竹片引诱其产卵并铲毁。
(三)生态调控
在福寿螺的发生田块,有计划地组织饲养鸭群,利用鸭群取食,将其杀灭,每亩稻田养鸭20~30只,可以移栽后7~10天至抽穗前、收割后反复多次放养鸭群。茭白田每亩可以养鳖30~150只。
二、沟渠河塘发生区域
1、不定期清除岸边螺卵,人工捞除成螺,压低母螺在河道驳岸和水生植物上的产卵基数。
2、可在有螺水域放养鸭群或投放甲鱼、青鱼、河蟹等水生动物,降低水体的螺密度,控制福寿螺入侵无螺水域。
3、未有水产养殖的浅水塘可用杀螺胺、茶籽饼灭杀。
三、未发生区域
1、要加强检疫监控,防止福寿螺随水生植物调运、水产养殖饲料夹带而传入。
2、做好河道拦截,在农田灌溉和河道闸口严格把好进水关,设置拦截网,避免福寿螺随水传播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杀螺胺、杀螺胺乙醇胺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剧毒,不宜在鱼、虾套养的田块中使用。用药后7天内不可将田水排入河流、鱼塘。禁止在河塘等水体清洗施药器具。
2、四聚乙醛防治福寿螺时,24小时内如果遇大雨,需补施药。但应避免过量使用污染水源,造成水生动物中毒,禁止在河塘等水体清洗施药器具。
3、施药时田间保持3~4厘米水层,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左右,在此期间尽量保持水清澈,这样杀螺效果更佳。
